波姬紅無花果苗屬淺根系樹種,主根不發達,鄉下伸長能力較小,因此對土壤的深度要求不是太高,排水良好的沙質土較好,采用大穴栽植,打破犁底層,并施足有機肥等基肥(每畝可施土雜肥4000kg或復合肥30~40kg)利于根系向下伸長,容易吸收深層的水肥,增強植株的抗寒、抗旱能力,尤其在粘土地效果更明顯。
為了便于管理,好采用2.5X3m、2.5X4m大小行間隔植的形式,考慮到早期豐產的效益,可以充分確保豐產的前提下,適當密植,但隨著樹齡的增大,應及時間伐。另外無花果前兩年行間實施間作,能提高經濟效益,而對無花果的越冬、生長、結果都有影響。
因為間作在夏季能減少土壤的水分蒸發,阻止低溫過度升高,冬季能減少低溫下降。有利于波姬紅無花果苗的越冬。挖80~100cm見方的坑,施入作物秸稈2~3kg,農家肥20kg,二胺0.5kg,硫酸鉀0.3kg,與農家肥表土混合后,填入坑內3/4處待裁。
一般栽植時間再春季中旬,根據近幾年不同季節栽植情況觀察,在秋末、冬初栽植更好。因為在這兩季節栽植,根系適應時間長,溫度回升時,活動快,發芽早,生長勢強,所以,秋末,冬初栽植無花果是佳時節,但要理土防凍,防枝條失水抽干。
波姬紅無花果苗矮小,樹體按叢狀培養樹形,豐產性能較好,對于一年生幼樹,主干保留30~40cm培養每株保留4~5個主枝,成年樹主枝按開心形修剪,一年只需一次秋后修剪,使結果主枝保留4~5年輔助結果枝,每主枝保留4~6個芽,在每20~30cm處短裁。